事前定标准、事中定服务、事后强监管,“带标准出让”,企业“拿地即开工”,为项目建设提速,让营商环境更优。
近年来,我市聚焦重点、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实施并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和“标准地”改革,通过算好“亩均账”、用好“标准地”,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不断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全力做优增量、做实存量、做大总量、做强体量,奋力闯出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打开手机,车间内近300台生产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尽在掌中,可随时随地进行智能监控和调度管理;走进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马力全开,通过技改,生产效率大幅提升50%以上,产品质量和加工精度显著提高……
“我们通过技改升级,不断提升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效益更好。”马鞍山方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滕召勇表示,公司年产值和产量均较2017年实现翻倍增长,一系列回转支承新品已成功在风电、精密医疗设备等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全力让“寸土生寸金”,正成为我市企业及县区、园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群像。
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随着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要素约束越来越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成长的烦恼”,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我市对标“杭嘉湖”,于2018年底在全省率先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以亩均税收等为主要指标,以智能、绿色、品牌、科技创新等指标为加分项,对企业实施综合评价、按“质”排名,通过“正向激励 反向倒逼”扶优汰劣,以zui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zui大的产出效益。
作为一项牵动全局、导向性极强的改革,经过三年多的持续推进,我市亩均效益评价范围已实现工业企业全覆盖,并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结果运用体系。2021年底,这项改革创新举措已在全省进行推广。
我市在列出企业效益“体检单”的同时,通过实施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潜力企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低效企业倒逼退出“四个专项行动”,开出分类施策“处方单”,推动有限要素资源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高质量企业集聚。同时,拿出“线户企业兑现包括亩均税收领跑者、税收突出贡献企业、亩均效益提升奖励等在内的专项政策资金2853万元。
“通过亩均效益评价量化指标,企业更能看清自身的差距、短板,从而通过技改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朱士中表示,通过不断节源降耗、技改创新,公司已连续三年被评为a类企业,行业销售排名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二、安徽省diyi。
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的“亩均标尺”,正成为引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放眼一江两岸,广大企业聚力创新、拥抱“智造”,不断提升发展质效,实现“创新强、亩产高、节能好、减排多”。
得益于高质量发展“新战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实施评价前的12.59万元提升为14.75万元,增长17%。亩均税收增长超50%以上企业760户、增长超100%企业472户。近两年共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71户。
机械手灵活“舞动”、生产线马力全开……在安徽晶飞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一片片光伏组件正陆续下线,成为光伏发电的必备材料。
和县由政府牵线搭桥,将经营状况不佳的大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厂房整体租赁给晶飞科技实现“二次开发”。通过这一举措,既盘活了低效土地,又缩短了新项目建设周期,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多赢效应。“从洽谈签约到竣工投产仅用了不到一百天时间,实现了当季签约、当季开工、当季竣工、当季投产、当季纳税、当季创汇。”公司总经理高超表示。
我市按照“淘汰落后、盘活闲置、规范提升”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回收利用、嫁接重组等方式,倒逼低效企业、低效用地退出或转型。近两年,我市共倒逼328户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盘活、腾退低效企业用地9128.78亩,为战新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腾出了宝贵空间,“换来”了新活力、新动能。去年1-11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7%。
挖掘机长臂挥舞、工人们捆扎钢筋、调运建材……尽管寒冬已至,走进总投资20亿元的当涂经开区安徽月兔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扑面而来的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而在两个月前,这片空旷的土地仍尚未“名花有主”。
“你看到的这片土地是2021年11月4日才摘牌的,以前,从拍得土地到动工建设至少需要三到六个月,怎么也赶不上在年底前开工建设啊!如今,所有手续都提前一站式办理,企业只要签下一纸承诺,就能拿地即开工。”指着正在施工建设的一期生产基地,总经理许杨杨笑得灿烂。“现场已全部完成桩基施工,预计2022年底就能建设完成并投产。”
“‘标准地’改革,不仅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股股长陈先进介绍,自改革实施以来,园区通过建立控制指标体系和负面清单,开展全域区域评估,并将成果免费提供给入园项目共享使用,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作为全省“标准地”改革weiyi试点城市,2020年3月,我市先试先行,启动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颠覆传统供地模式,变“审批制”为“承诺制”,zui大限度提升土地供应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政府按标出让——土地出让前,将建筑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和环保等指标,作为土地“招拍挂”出让的前置条件,“明码标价”让项目进门;
企业对标拿地——拍得土地前,签下一纸承诺书,承诺达到相关“门槛”和产出效益,便可由政府部门全程代办开工前期手续,实现拿地即开工,如果达不到标准甘愿受罚。
总投资20亿元的全市首宗“标准地”中电泰日升精密结构件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210天;总投资15亿元的蒙牛鲜奶项目,从主体工程开工到竣工投产仅6个多月……自改革试点以来,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在马鞍山落地生根,一座座厂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2021年12月22日,我市再次破题,出炉“标准地”改革2.0版,通过“事前做评价定标准、事中作承诺定服务、事后定政策强监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实现“标准地”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
不同于1.0版,“标准地”改革2.0版进一步扩面升级,明确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并且全市仓储、商服、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用地按照“标准地”出让。同时,将实现向招商阶段前移,通过合理构建共性指标体系和差异性指标体系,编制“标准地”招商产业地图,与拟入驻企业提前签订“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实现园区对标招商、企业对标拿地。
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时限,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前介入、模拟审批,通过开设七方“微议事厅”,推行全程代办服务,构建政府、企业间双向约束机制,实施“标准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确保实现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
“信息赋能扩大改革溢出效应。我市将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打造‘诚信是金’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搭建“标准地”平台信息系统,汇集地块收储、区域评估、指标确定等各类数据,与项目审批和信用系统、建设工程审批系统、亩均效益系统互联互通、互认互用,推动“标准地”与亩均效益评价等改革集成,迈向新高效阶段。
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已累计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97宗6335亩。2021年,全市共供应工业项目“标准地”61宗4316.96亩,占全市已供工业用地数的87%。其中,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已实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棋牌的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棋牌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