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长江之水,都涌动着奔腾的力量;每一个奋斗梦想,都映照着时代的足迹。
回首2021,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一体化发展如火如荼,对接融入有了新成效;项目招引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添了新动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聚智赋能实现新突破;要素保障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2021年,慈湖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指标稳步增长,规模实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成绩的背后,是高新区上下一盘棋,凝心聚力、创新创业zui真实的写照。
慈湖高新区积极抢抓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对接沪苏浙,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与长三角共绘经济发展“同心圆”。
紧盯规划发展一体化。在保证“多规合一”前提下,主动与南京开展对接交流,实现毗邻地区规划的补缺和衔接,实现区域发展规划“一张图”。与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正式签署《推进跨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省际合作园区建设。
紧盯区域交通一体化。全力以赴推进宁马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征迁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南京飞地、资产处置、企业搬迁等重点任务,确保s105(慈湖犁尖湾—联合西路)、宁马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慈湖段)、宁马轨道交通项目(慈湖段)顺利开工建设。
紧盯产业协同一体化。结合高新区“3 1”主导产业方向,加大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南京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开展精准招商活动50余批次,新签约苏州世名科技、科思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中,85%来自长三角地区,电子通信和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占比70%。
紧盯共创共赢一体化。与南京江宁区联合开展生态环保整治、跨区渣土车、城市“牛皮癣”非法小广告异地源头管控及两省交界的违建拆除等城市管理执法协作,改善两区交界环境面貌。与长三角先进园区建立定期互访机制,选派干部赴沪苏浙挂职交流、跟班学习,借鉴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
项目是撑起经济发展的“脊梁”。2021年,高新区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制定印发《慈湖高新区2021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设定重点项目、城乡建设、招商引资、有效投资、企业培育、创新主体、供应、上市融资8项年度目标任务,实施项目谋划、招大引强、项目建设、项目服务、要素保障五大攻坚,紧盯项目建设“七未”关键环节,完善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机制,实行分级调度,在征迁拆迁、土地报批、招投标、水电气路等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高新区完成重点项目投资93.6亿元,投资完成率135.3%,瑞斯康达光通信制造基地、亚遥三期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123.1%,金桐四期、云佳智能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135.7%。
坚持以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生态链“多链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向高端迈进。2021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 家,总数114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35.25万元,位居全市diyi,新增1家百亿级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1家,新登记科技成果283个,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3家企业获批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2家企业上榜2021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2个产品上榜“安徽工业精品”,锐生工贸研发的“一种高效的橡胶v带加工系统”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全力打好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清理处置攻坚战,全面完成2021年闲置用地、低效用地目标任务,清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 890.47 亩。扎实推动与大院大所的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双创人才的集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项目、上海皓元医药研发平台、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双基地项目分别开园和正式运行。
营商环境就是吸引力、竞争力。2021年,高新区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 专员服务”和“四送一服”网格员全覆盖,及时高效宣传政策,协调解决问题;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构建“线上 线下”的企业诉求受理渠道。落实“放管服”改革,实行“一窗受理 统一代办”、试行施工许可“容缺受理 承诺办理”,全面实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4小时办结;“四送一服”企业诉求办件回访满意度达100%。
2021年,高新区发挥环境监督长功能,完善“环保管家”机制,为园区及企业提供高水准的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服务。持续开展片区环境治理,完成西山、团旗山生态修复及g205(慈湖段)沿线整治提升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严格项目入区联合预审制度,从源头严控“两高”项目。统筹推进三大污染防治工程,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2021年长江国控断面(三兴村)水质全年均值达标,长江右岸皖苏缓冲区水功能区全年达标;完成联农水系整治二期工程,新建雨污水管网约3000米、疏通雨污水管网约6000米。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70余家重点企业危废申报登记,危废安全处置率100%。开展重点企业及港口码头单位大气扬尘污染防治管控巡查检查工作,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补助资金1280万元。
2021年,高新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区级公示的23个“办实事”项目和市级9个项目全部办结。始终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制定“两高一场”周边环境整治方案,扎实推进整治工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村居大管家区、村(居)、网格点三级平台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198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增3个50万元以上收入村,全年村经营性收入增幅超过50%。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当选村“两委”成员,成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的重要一年。高新区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时不我待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攻坚克难中逐梦前行,奋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贡献慈湖力量。
以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打好碳达峰主动战,加快钢铁、铸造、化工等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持续强化污染防治,深入持续开展高新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高新区大气“1 10”管控方案,确保pm2.5等重点指标稳定达标。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修复工程,推动园区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加快生态修复,落实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努力开创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引导“环保管家”“智慧环保”“环境监督长”发挥积极作用。全面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新增绿化、造林面积400亩以上。
2022年,高新区将以“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做强存量、做大增量,争取202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650亿,制造业增加值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三年翻一番。
强化招大引强。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持续开展招大引强。推进科思新材料、凌玮科技、东集股份等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紧密跟踪金星磷酸铁、华旺三期、常州双联等优质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2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争取实现50亿元以上项目的突破。
突出技改提升。积极鼓励企业增资扩能,计划3年实现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4个,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个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撑,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持续深入开展“七未”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皓元医药、瑞斯康达、华旺二期等88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对投产企业开展摸排,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促进企业尽快达产增效。
2022年,一体化发展仍是“重头戏”。高新区将进一步夯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宁马城际铁路项目征迁扫尾,实施慈湖河路北延工程,贯通慈湖河路与205国道,推进高铁、高速、205国道和宁芜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全面提升省际主干道路整体环境形象。加速建设动界牌公交枢纽车站,努力实现宁马两城之间公交同站换乘、无缝对接。
加大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力度,与江宁滨江开发区、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加强产业协作园区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招商,主动对接沪苏浙知名高校院所、商会协会,引进一批创业团队、科技成果中试熟化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依托长三角技术转移联盟强化“双招双引”。
进一步加强与毗邻地区的合作力度,加强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产业协作园区建设,与南京江宁区联合开展生态环保整治、跨区渣土车、城市“牛皮癣”非法小广告异地源头管控及两省交界的违建拆除等城市管理执法协作,改善两区交界处的环境面貌。
不断探寻科技创新带来的无穷力量,2022年,高新区将继续加快壮大创新创业主体,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瞪羚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帮助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开拓产品市场,培养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建立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新增入孵企业30家以上。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研发经费投入协调机制,力争完成研发经费8.27亿元。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打造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指导企业开展重大项目、人才团队、创新平台等科技项目申报。2022年,计划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以上,力争省级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新登记科技成果220个以上,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速在17%以上。
2022年,高新区将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效、安全”为前提,加速推进慈湖河东侧排水设施完善工程、黑白塘水系、天然河上下游防汛工程、化工危险品专用停车场、界牌枢纽公交站、皓元及智慧小镇外线等高新区重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2022年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9.65亿元。
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园区内路灯及交通设施等公益性设施的养护和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园区环境面貌。巩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成果,强化共建、督查和数字城管作用,持续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步入常态化长效化轨道。
为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2022年,高新区将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常态化运行“皖事通办”,进一步提升全程网办事项占比,提高办件覆盖率、“皖事通”注册等各项数据指标。打造“安康码 x”便民服务,努力实现“安康码”在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场更多领域的便民应用。完善丰富企业服务中心功能,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提升服务效率,打造具有更强吸引力和承载力的营商生态。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推行“管委会 公司”等多种形式改革,加快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使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激励竞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增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创优发展功能环境。常态化推进“重点项目专员化服务和“四送一服”网格员全覆盖,创新实施“政策 中介”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包保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机制,构建并完善“线上 线下”的企业诉求受理渠道,对接资源要素,扶持企业发展。
创新强化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提升高新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潜力,2022年计划完成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1846.78亩。深化与在马大专院校合作,在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基础上,探索双元制人才定向培养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持续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和券商“把脉咨询”活动,用好政策贷工具和上市挂牌政策,帮助辖区企业实现与银行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充分对接。
2022年,高新区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锤炼广大党员干部jue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将对党jue对忠诚作为党员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夯实示范引领的党建基础,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做到明责、履责、尽责。锻造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既纵向比、更横向比,拒jue“躺平”、走出“内卷”,力争各项工作都能获得高分、争先进位。坚持廉洁从政的优良作风,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2022年预计新增就业2500人次。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常态化预警监测、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等工作。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开展“打非治违”。大力提升文明程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高新区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全力推进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黄莹 魏臻 褚玉良 王瑜)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棋牌的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棋牌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