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和县划入马鞍山市,马鞍山市体容扩大,由原先的一县三区增至三县三区,和县与隔江相望的当涂县自1958年以来再次同属一市。两县同是长江下游的县域,改革开放之初,无论从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或是城市的经济总量来看,两县都相当接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和县与当涂县之间的差距却悄然拉大,尤其是近10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更大。2002年以后的当涂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的当涂县无疑是全省、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本文旨在通过对当涂县近10年来经济总量、经济增长内在因素、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等进行比较分析,排找差距,探索研究和把握和县新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以供参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分析中找差异,对和县来说,不仅有助于汲取有益的经验,逐渐缩短距离,减小差距,而且对促进和县经济“提速提级”,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一、两县基本情况与当涂县腾飞历程和县地处皖东,长江下游西北岸,东濒长江与马鞍山市区、当涂县“一江两岸”,东北与南京市浦口区相连,南临芜湖市鸠江区、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隔滁河与全椒县毗邻。和县是国家商品粮油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按2011年8月新行政区划(不含沈巷镇),和县总面积1319平方公里;辖9镇,总人口54.3万人。县域拥有县经济开发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乌江工业园等经济发展平台,白桥、姥桥两镇由马鞍山市郑浦港新区现代产业园托管。当涂县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位居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交汇处,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全县国土面积1346平方公里,人口65.6万,辖11镇3乡。拥有省级当涂经济开发区、省级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青山河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经济发展平台。2002年,省对县域经济考核中,当涂县(含博望区)为全省第13名,和县(含沈巷镇)第16名,两者仅差3个位次。2003年当涂县一跃为全省第2名,而和县为第13名,两者差距扩大了9个位次。自2003年起,当涂县连续九年位居安徽省经济“十强县”前列;自2008年起,连续四年跻身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自2005年起,连续六年跨入全国中部百强县行列。二、近10年来两县经济发展比较表1: 2002年以来和县gdp与当涂县对比情况

  如表1所示,从两县gdp发展轨迹来看, 2002年,两县gdp差距不大,当涂县为29.93亿元,和县为20.74亿元,和县gdp相当于当涂县69.3%;两县的gdp发展速度差距也不大,当涂县8.5%,和县8.1%,仅差了0.4个百分点。

  2003年对当涂县来说是个分水岭,当涂在2002年的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着力培育工业产业优势,作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大力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项主要举措,坚持加大投入不动摇,突出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刃模具、机床、筑路工程机械配件),优化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二是优先培育一批中小企业。此后,当涂县经济开始发力,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连年登上新台阶,gdp从30亿到2008年突破100亿元,用了6年的时间;2011年突破200亿元,用了3年的时间。特别是2006年以来,当涂县的经济发展速度始终维持在18%以上,在2011年突破了20%。而和县gdp总量与之距离也从不到10亿、50亿、100亿,逐渐增扩到150亿元。和县经济总量与当涂县比,也逐步由近70%萎缩到40%不到,和县经济发展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与当涂县相比相形见绌,要实现争先进位,未来必须以跨越式发展,做大经济总量。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靠三架马车,即投资、出口、消费。因此,我们对比两地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主要从这三方面来考虑。

  表2: 2002-2011年和县与当涂县投资、消费、进出口对比情况

  注:本表中固定资产投资2002-2005年指标口径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2-2010年系计划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2011年系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

  从投资发展轨迹来看,2002年,和县的投资超过当涂县1.31亿元,2003年被当涂县反超,此后,当涂县的投资突飞猛进,而和县的投资总量虽有增加,但相比之下,动力明显不足。2002年以来,当涂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2.1%,而和县只有33.9%,比当涂县慢了18.2个百分点。很显然,当涂县2003年以后经济的腾飞与其大量固定资产投入是密不可分的,强劲增长的投资是推动当涂县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力。

  从两县居民消费情况看,2002年以来,当涂县的消费一直都比和县高,发展速度也比和县快,和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当涂县差距也是越来越大。2002年以来,同样面对两大城市,在两大城市之间的当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而和县只有14.3%,比当涂县慢了2.5个百分点。由此,不难看出,当涂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好于和县。

  和县在全省属于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县域之一,与当涂县相比,和县的对外经济发展起步早,发展快,其进出口总额曾经进入全省前2位,在2008年达到了极高值――2.3亿美元,对全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和县外贸出口遭到重创,此后全县的进出口虽有所回升,仍然难以恢复到*好水平,2011年全县的进出口总额只相当于*好水平的66.5%,对全县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当涂县的外贸经济起步晚,成长迅猛。2006年,当涂县的外贸进出口实绩仅有619万美元,但5年来,当涂县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94.2%,到2011年达到1.7亿美元,超过和县。成为推动当涂县经济突飞猛进又一利器。

  综上所述,与当涂县相比,和县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显然逊色不少。当涂县的经济腾飞得益于投资、出口、消费齐头并进,这其中主要依赖大规模的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和县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这是和县经济发展落后当涂县的直接原因。

  表3: 2002年以来和县与当涂县三次产业比重对比情况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从两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2002年以来,两地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化升级所需用的时间以及内部协调程度不尽相同,从上表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2002年两地经济结构类同,都为 “一、三、二”型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期,*一产业在gdp中占主导地位,甚至于当涂县对农业依赖性强于和县,2002年当涂县*一产业的比重高出和县3.6个百分点;这一年,两县的工业化率都非常低,和县为20.3%,当涂县为21.2%;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十分相近,两县三产的比重均为34%以上。

  从2003年开始,当涂县首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化升级的*一次重大转变后,当年工业化率上升了4.4个百分点,到了2004年,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第二产业代替了*一产业在gdp中占主导地位。2004年当涂县的产业构成为“二、一、三”型,这一格局持续了两年,到2006年,产业构成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为“二、三、一”型,一直持续到目前。这两个时期,当涂县经济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到2011年底,其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1.7:70.1:18.2,与2002年相比,工业占gdp 的比重上升了42.4个百分点,年均上升4.7个百分点。而和县实现优化升级的*一次重大转变的时间是2003年,2003年和县产业结构为“三、一、二”型,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这个格局一直持续到2008年,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和县在这段期间工业化相对缓慢(2003――2005年和县工业化率仅上升1.8个百分点,同期当涂县上升9.7个百分点),而这一阶段正是居民收入增长预期较高、刺激消费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的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空间,这是一个低水平的三产比重时期。和县的产业结构出现第二次重大调整的时间是2005年,全县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了*一产业,产业构成为“三、二、一”型。和县工业化提速始于2007年,当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比当涂县整整晚了4年。2008年,由于工业化提速,和县的产业结构出现第三次重大调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构成为“二、三、一”型,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2011年,到2011年和县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9.7:51.6:28.7。2002年以来,工业业占gdp 的比重上升了22.5个百分点,比当涂县慢了19.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2002年以来,两地产业结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优化,但都遵循了经济发展*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规律,具体而言,有这样几个特点:

  1、两县一产比重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当涂县一产比重2002年以来下降了27.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1个百分点,可以预见2012年当涂县一产比重将由两位数下降到一位数。根据这一产业结构分布的特点,可见当涂县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县*一产业比重从2002年以来下降了16.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8个百分点,2011年和县*一产业的比重首次低于20%。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看,和县比当涂县慢了34年。

  2、两县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都以二产为主,都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力量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为明显特征。2011年,当涂县的二产比重占70.1%,高于和县18.5个百分点,说明当涂县经济发展对工业的依赖性更强一些,经济规模的扩大同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非常大。

  3、与和县相比,当涂县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当涂县的工业化进程很快,基本上是一路高歌猛进,相对“挤占”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008年,其三产比重占18.2%,比和县低10.5个百分点,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当涂县将迎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期。

  综合表3、表4,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当涂县通过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我县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属于工业化中期,仍然需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工业方面的投入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表4: 工业化各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

  *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且*一产业产值比重20%

  *一产业产值比重20%,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一产业产值比重10%,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一产业产值比重10%,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经济比较不能离开平均水平看规模和速度,平均水平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及其差距。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均gdp在120024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在48009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1998年标准)。按2011年末汇率(1:6.313)计算,2011年,当涂县人均gdp已接近6000美元,达到5983美元,已经开始向发达经济迈进;和县为2673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2002年以来,和县人均gdp相当于当涂县的比重由79.4%拉大到44.7%,扩大了34.7个百分点。

  人均gdp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钱纳里研究模型)

  2011年,和县财政收入为9.2亿元,比当涂县低25.84亿元。和县财政收入与当涂县的差距早在2002年就已存在,但当时差距很小,仅差0.61亿元,之后,两县的财政收入差距越拉越大。10年来,虽然我县也在加快向前发展,但当涂县的步伐更快,我县与其的差距由2002年相差0.61亿元扩大至2011年的25.84亿元,尤其是2006年向后,差距逐年扩大,2006-2008年差距逐年扩大到10亿元,2008-2011年逐年扩大到20多亿元。2002年以来,和县财政收入相当于当涂县的比重由67.8%拉大到26.3%,扩大了41.5个百分点。

  2011年,当涂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845元,和县为8235元,是当涂县的75.9%。从年均增速来看,当涂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为16.3%,和县为14.6%,高过和县1.7个百分点;2002年以来,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当涂县的比重由88.2%拉大到75.9%,扩大了12.3个百分点。是几项收入指标中差距*小的指标,这说明和县农民的收入水平虽不如当涂县,但是两县之间差距尚没有拉开。表明和县的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在全省较为领先。

  综上所述,我县与当涂县差距主要集中在工业发展上。那么,近年来,当涂县在做大总量、加快发展上作了哪些创新探索?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通过了解,具体做法归纳如下。

  总的来说,当涂县找到了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实际、成功的路子,而且是不松劲、不摇摆,一届接着一届干。近年来,当涂县立足走在全省县级前列的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县、东向发展、全民创业、城乡统筹战略,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连年位居十强县前列。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期间,当涂县就把“工业强县”作为谋求崛起的一贯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培育超百亿元产业、超亿元企业集团,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是通过坚持不懈地招商引资,坚持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不动摇。

  2011年当涂县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5亿元,增长72.9%;利用境外资金9696万美元,增长38.3%。

  当涂县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县园区建设达50平方公里,当涂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博望等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多点支撑。2010年,当涂经济开发区新建园区道路、完成各类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全年工业产值125亿元、财政收入4.8亿元,分别增长38%、50%;博望、太白工业集中区分别实现工业产值77亿元、78亿元,分别增长28%、27%。市县共建的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全面启动建设。

  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大企业和大项目,增加发展后劲。

  位于当涂县太白镇占地五千亩的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以前是低水平的粗放式的钢材加工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2010年底具备年产120万吨钢生产能力,总资产43亿元,利税过亿元,今年正在实施300万吨钢产能置换技改项目(远期实现500万吨钢规模),总投资为80亿元,项目竣工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

  当涂县以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为目标,在主城区大力推进东部新城、南部新城、滨江新城、北部新城“四大新城”建设,到2015 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6 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 万人。该县在推动“新城”建设上,积极以社会公益基础建设项目先行,如将当涂一中、当涂县人民医院搬迁到东部新城,然后带动相关发展很值得借鉴。

  当涂县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如实施重点企业“绿卡”保护、组织开展涉企收费集中清理、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和流程再造、颁布实施机关效能建设岗位禁令等效能制度、组织开展“企业评机关”活动和强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受理工作等,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讲开放,人人参与或服务开放”的良好社会氛围。

  正因为举措得当,坚持不懈,监督有力。目前当涂县工业经济已基本形成了冶金压延、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等五大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极大地支撑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当涂县“十一五”期间城镇建设累计投资187亿元,污水、垃圾处理等一批市政设施投入使用,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县城通过“东扩西拓、北接南延”,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12平方公里扩展到2011年的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2006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8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0%,在全省县域处于前列。

  一、加速和县经济的崛起是和县加快融入“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两岸的现状不够协调,和县与江对面的马鞍山市存在着全方位的差距,需要和县加快发展,真正成为主城区一部分。目前,和县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新阶段,进入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各类要素加速集聚,比较优势加速转化,积蓄能量加速释放,经济扩张的内生动力更为强劲;这一时期,需要我们进一步丰富全面小康内涵、提高全面小康标准,促进综合实力、城乡建设、社会事业的全面提升。

  而面对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必须切实增强争先进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勇往直前,全力拼抢,既比总量又比均量,既比速度又比质量,不断以崭新的业绩在马鞍山争领先、在全省争位次。将发展为民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跨越发展作为富民惠民的根本举措,以发展凝聚人心、激发民力,让全体民众共享跨越发展成果。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为和县的崛起提供了可能

  和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和县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是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二是区位优势明显。穿境或沿边缘而过的合芜、合宁、宁马芜三条高速公路构成金三角框架。县城至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芜湖湾里机场均不到90分钟。“黄金水道”长江流经和县境内55公里,有三处18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已经建成的芜湖长江大桥在和县南端,南京长江三桥在和县北端;境内的马鞍山大桥将于2013年建成通车。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正在形成,投资、旅游,方便快捷。

  三、区划调整给和县崛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011年8月22日,和县划入马鞍山市,市委、市政府随即提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将和县历阳镇作为马鞍山市的主城区进行规划,这些举措无疑给和县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是工业化将提速。马鞍山因钢得名,是有名的工业化城市,工业化率6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2%, 居全省首位。区划调整后,工业项目的转移步伐必将明显加快。此外,马鞍山的长江岸线多公里的岸线尚未获得有效开发,互补的优势很大;其次是城镇化将加速。马鞍山市目前城市化率68%,城市发展预留空间有限,下一步“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和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将应运而生,郑蒲港新区建设已全面启动,按照规划,城市发展的重点也将以长江为中轴,向西岸腹地拓展,随着马鞍山长江大桥和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我县必将迎来大发展、大建设的黄金时期。

  、抓住国家拉动内需一系列政策的机遇,提升和县产业层次。

  抓住国家拉动内需一系列政策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以加快产业的整合和提升为目标,重点发展我县现有支柱产业。由于目前我县的支柱产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他们既在经济存量结构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又由于增长的乏力成为制约我县经济跨跃式发展的核心环节。壮大和县的支柱产业既有资金、技术方面的要求,又有创新竞争能力的需要,这是全县支柱产业升级转型的明显特征,是我县能否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

  推进支柱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整体技术进步,从而具备强劲的经济增长活力;二是政府对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要及时从名牌战略转移到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上来,形成政府创建行业支柱和企业名牌,企业创建产品名牌的立体战略实施框架;三是从资源优化配置高度建立行业退出运行机制,逐步把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市场萎缩、效益低下的行业从我县产业体系中退出;四是从产业链系的高度建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放活运行机制,逐步把这些企业归并入支柱行业的生产链系中,形成全方位、网络化、产业高度集中的新型产业链系。

  依托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和县城市品位。

  近年来,和城道路的拓宽、交通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和城品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城市品位的实质是以城市历史文化精髓所涵养出的城市气质和市民素质的综合,通过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公共园地风貌、城市旅游购物环境等表现出来。作为未来马鞍山市主城区,和县城市品位提升的方向,除了城市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外,*重要的就是要在建筑风格、公共园地风貌、城市旅游购物环境等方面贯注和州文化内涵,把和县的城市特色进一步提升,用和州特色丰富马鞍山城市建设的内容,在“钢城”、“诗城”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张“和文化”的名片。在商业发展上,从功能上来看,和县商贸商务要朝着承担马鞍山市长江西岸主城区交易的需求发展;从规模上来看,要满足区域性贸易的极大的人流、物流需求。此外还需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专业市场,加快第三产业载体建设,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挖掘旅游业潜力,从而带动交通、餐饮、旅馆、购物、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其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和县的经济外向度。

  一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吸引外商到和县投资;二是继续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力争招商引资力度有新突破,不断扩大和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三是增强和县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对外贸易市场,完善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份额,使外贸出口真正成为拉动和县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形成内需、外需竞相发展的格局。

  二、和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

  着眼于和县经济的长远发展,对照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大经济增长极。以“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为突破口,在“重点领域”的产业选择上,深入研判、大胆设想,集中优势发展三大产业,逐步形成和县产业发展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从发达地区的崛起发展中,我们发现,谁在工业发展中处于领先,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和县要崛起,首先工业要崛起。通过与当涂县的比较表明,和县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低于当涂县2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实力较弱,可以说和县与当涂县的差距在工业,要实现争先进位,和县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因此,和县要寻求加快工业发展的新战略支点,在未来五年发展中,要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一要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临港型、资源型、特色型工业。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发展壮大化工、农产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等产业,成为带动力更强、作用更突出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钢铁、电子、机械等行业,发展成为我县未来的支柱产业。随着郑蒲港建设的深入,未来和县要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尤其是钢铁、船舶工业,做成百亿产业群,充分发挥大型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产品。

  二要按照“一主两翼”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和城、乌江、姥桥三个产值过百亿元工业板块。抢抓示范区建设机遇,创新合作共建模式,加快经济开发区、台创园、化工基地等载体建设,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力争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新增入园企业100家,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的70%以上。

  三要培育产业集群。立足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突出项目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一批重大项目,推动集群式发展,确保每个产业有龙头企业牵头、有重点企业支撑,努力形成新型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5个产业群。实施科技兴县战略,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模、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当前,新型化工行业重点盘活星诺化工、离子膜业烧碱等项目;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avk精密制造、三联高端泵等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重点推进金城米业优质大米生产线、栋泰食品等项目;新型建材行业重点推进盘景水泥二期等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东宝led二期、生命科学园等项目建设。在推进项目的同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节能评估,杜*落后产能和“两高一低”企业落户。

  通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龙头,形成“工业引擎带动型”的加快崛起态势,将和县建设成为沿江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地位的新型工业基地,线里皖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突出和加快和城板块发展,提升和县城市品位。和县商贸业的发展要顺应大流通的发展规律,打破区域界限,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市外市场,着力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使和县成为皖江城市带商贸服务中心以及大宗货物的集散地。

  一要密切协调郑蒲港项目推进步伐,启动疏港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化工基地码头、皖江蔬菜大市场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汇隆再生资源等项目建成投产。做好外贸企业的孵化工作,不断增加外贸进出口企业家数,引导有进出口自营权企业积极拓展外贸业务,提高进出口总额。引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和城,继续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工程,促进全县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二要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提供与工业发展相配套的优惠政策,避免优惠政策到期就注销开办新公司的现象。加快推出一批“新”服务业重大营利性项目,特别是加强现代物流建设。要借工业快速发展之力,借助政策引导物流单位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提高为工业服务的能力,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留住更多的税源。要引进先进的运作理念和运营能力,提高我县物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重点抓好和华医药物流、皖江蔬菜大市场网上物流、创谷服务外包等项目建设。

  统筹旅游项目推进、旅游策划、环境整治等问题,着力推进亿元以上在建旅游项目。加快温泉小镇、宏图龙泉湖旅游度假村、天沐温泉度假村等项目建设,积极跟进夫子庙半月湖开发项目;适时启动文昌塔、双桥河等湿地公园建设,推动生态旅游。推进与长三角和周边城市旅游合作,加速融入宁马一体化,力争接待境内外游客有大的突破,增加旅游综合收入,以旅游业促动全县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要实现跨越发展,发展工业、商贸业和旅游业,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而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在产业空间布局上,选取一些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强、科技水平较高的区域进行优先发展,力求在“重点区域”上取得突破,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从产业空间布局上,当前我们应深入推进“三沿战略”――沿江发展工业物流、沿山发展温泉旅游、沿路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当前是“三沿战略”实施的重要发展机遇期,立足沿江、沿山、沿路,将 “三沿”地区定位为引领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根据当涂县的经验,*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贯彻下去。

  地址:马鞍山市雨山区太白大道2008号行政中心3号楼联系电线访问您是本站第

  长三角招商 葛毅明老师 微信同号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要素盘活推进联盟

  我们服务的企业 赠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要素盘活推进联盟 锦旗

  欢迎更多周边园区与我们进行合作。

  政嘉.长三角投资咨询服务中心   葛老师  微信同号

  邮箱(#请换成@)提交需求提交房源

  欢迎选择我们处理您的厂房,或通过我们寻找厂房.

  运营中心地址:宝山区镇泰路111弄159号401室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棋牌的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棋牌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金山厂房网开发区工业研发厂房招商

  上海金山 联东u谷 · 南上海国际企业港 研发办公厂房出租出售招商 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金山银河一号产业园 上海金山华平新宜标准单层钢结构厂房出租 5000平起租 层高12米   g2872 上海金山区枫泾镇稀缺单层新建厂房出售 可售面积为:1805㎡、2190㎡、2401㎡每栋...

马鞍山食品厂房招商独立产权50年首付3成可贷款

马鞍山食品厂房招商独立产权50年首付3成可贷款

  总体量270亩,一期食品用地90亩,二期180亩   【配套】环评消防,污水处理,天然气,冷链,保税区,港口。   【产品】a:框架3层(首层8米);b:框架2层(首层5米);c全框架3层(首层5米);可定制   周边配套食品企业,北冰洋,罗森,小润发配送中心   专项食品产业园出售 50年独立产权&...

马鞍山市招商引资新开工优质项目评审会召开市长袁方强调这些内容

马鞍山市招商引资新开工优质项目评审会召开市长袁方强调这些内容

  过去一年,各县区、开发园区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招商引资优质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建设,成绩值得充分肯定。新的一年,要紧扣市委“产业升级突破年”部署,全面发力,努力在招引好项目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要持续推动招大引强,聚焦重点区域、龙头企业,强化“一把手”招商,按图索骥、下足功夫,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要持续创新招商方式,发挥好专业招商队伍作用,推进...

创新招商思路 整合招商资源——马鞍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

创新招商思路 整合招商资源——马鞍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围绕推进马鞍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创新招商思路,以优质大项目、战新产业为招商重点,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郑蒲港新区的安徽创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组装各类软硬件储存设备。这家公司今年初正式落户郑蒲港新区,在管委会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企业仅用了100天时...

马鞍山市6个驻外联络处一线招商初显成效

马鞍山市6个驻外联络处一线招商初显成效

  核心提示: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重在项目谋划。经济发展靠项目,项目引进靠招商,只有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大资金投入,经济社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有效招商,2012年,马鞍山市整合驻外招商资源,统一命名为“市政府驻外联络处”,成立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杭州、江苏6个联络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配。今年以来,6家驻外联络处将...

马鞍山博望区:共建招商“强磁场”释放产业“引力波”

马鞍山博望区:共建招商“强磁场”释放产业“引力波”

  招商引资是稳进提质的“强引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是关键,“发展好”才是至终目标。   爱柯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现场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2月16日,走进博望区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一面是热火朝天的3号车间试生产现场,机械臂...

出租)政府合作园区主城区厂房招商可生产可办公总价低

出租)政府合作园区主城区厂房招商可生产可办公总价低

  【项目介绍】:深马华东工业科技园   【项目规模】:一期占地94亩,用地面积62566.47㎡,建筑面积54445.03㎡   【土地性质】:国土急让、产权50年   【招商对象】:电子信息、精加工、机器人制造、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医疗器械等   【园区配套】:企业服务中心、员工食堂、超市、企业沙龙、员工招聘、...

马鞍山招商破题:大项目纷至沓来落地生根

马鞍山招商破题:大项目纷至沓来落地生根

  皖江在线日,当涂县经济开发区市新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工地,施工现场已从户外风雨中转入到刚刚封顶的1.3万平方米的厂房内,近200名工人各就各位地忙碌着。“我们抢时间,争取8月底一期工程的一号车间竣工。”   总投资10亿元的市新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项目,由广东顺德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是马鞍山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新的项目经过多轮的磋商、反复斟酌,终于在今年3月“破...

网站地图